2017第四屆亞太國際生物質能高峰論壇
時間:2017年8月14-15日
地點:中國·廣州
官網:www.cnibee.com/www.apbechina.com
主題:“開拓創新,引領亞洲生物質能發展”
規模:500+與會精英
峰會專家

周建斌
男(1965年9月-),博士生導師,1989年畢業于南京林業大學林產化工系,一直從事生物質熱解(能源)與炭材料的教學、研究與產業化工作。
現任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系主任、中國林產工業協會活性炭分會副秘書長、中國林學會林產化工分會活性炭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兵工學會活性炭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活性炭測試委員會常委。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20余名,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出版專著教材5部,主持和參與多項國家、省部級及企業科研、產業化項目,獲國家發明專利20余項,省部級鑒定成果11項,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江蘇省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多項。入選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及“姑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計劃,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主要研究成果與產業化情況:
在國內外首次系統提出、研究生物質熱解氣(液)化聯產炭(活性炭、工業用炭、民用燒烤炭或炭基肥)、氣(發電或供熱)、液(液體肥、消毒、殺菌劑)、熱等多項產品技術,并在徽、蘇、湘、冀、滇、魯、浙、贛等地規模化建廠投產,實現了農林生物質材料高效、無公害、資源化利用,解決了農林加工廢棄物(特別是農作物秸稈)造成的污染及資源浪費。
系統研究、提出能源自給型物理法和化學法活性炭清潔生產新技術理論并產業化,研究并實現了物理法炭、活化一體化技術,實現了活性炭能源自給及清潔生產,減少了活性炭生產中能源與原材料的消耗。
南京林業大學周建斌教授團隊在張齊生院士的指導下,經過16年的探索, 創新性的研究了“生物質氣化聯產電、炭、肥、熱(冷)技術及產業化”工作,對我國乃至世界的生物質能源、活性炭生產、工業用炭、機制炭棒(民用燒烤炭)、炭基肥料及生物質液體肥料行業的重要意義如下:
顛覆了傳統生物質氣化(能源)的歷史,這項技術不僅有生物質能源(100多年),還可以生產生物質炭、肥料
開創了活性炭生產的新歷史(傳統活性炭生產需要燒煤)(100多年),本技術生產活性炭過程中不僅不需要外加能源,在生產活性炭過程中還可以發電、供熱、產肥料
顛覆了幾千年的世界燒炭的歷史(傳統的燒炭污染環境、效率低、勞動強度大)(3000多年),本技術在生產炭的同時還可以發電、生產肥料
改變了肥料的歷史(使用炭基肥料、生物質提取液肥料,本技術可以直接減少肥料用量10%-30%并且具有一定的藥效,同時修復退化、污染的土壤)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2016年10月28日對本項目技術的批示如下:“南京林業大學研究團隊,經過15年的探索,成功研發了農林生物質氣化多聯產技術,并已在全國多個省市的生產基地取得了十分顯著的綜合效益。這項技術已經超越了歐美、日本現有的技術,能夠產生發電、熱水、炭基肥、木醋活性肥等多種產品,使農林廢棄物吃干榨凈,完全顛覆了直接燃燒發電、單一產出的模式,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農林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全國綠化委員會在《林業產業“十三五”規劃》已經將南京林業大學的“生物質能源多聯產發展工程”列為推進林業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發力點。
APBE2017第四屆亞太生物質能高峰論壇
會議內容:
亞太生物質能高峰論壇將圍繞沼氣、生物燃氣;生物質供熱、熱電聯產;生物質發電、垃圾發電、垃圾處理;生物液體燃料;投融資、產品推介、項目路演等五個方面展開,交流技術、市場分析、分享成果、項目路演,解讀中國生物質能相關政策,探討全球生物質能發展形式及前景。行業頂尖智慧、創新產品發展,亞太生物質峰會即將強勢來襲,助推產業升級。
會議安排:

聯系我們:
國內部:林隹城 戚紫嫣 鐘大釗 陳俊爵
國際部:熊聰聰 謝夢霞
電話:020-87146888/87146899
傳真:020-82579220
總負責人:周堅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