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冉1,張紅2,王瑞1,段新芳1
(1.中國林科院木材工業研究所,北京100091;2.臨沂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山東臨沂276007)
摘要:在總結我國林業生物質材料產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分析我國林業生物質材料標準化工作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對我國林業生物質材料標準化工作提出發展對策及建議。
林業生物質材料是以灌木、草本植物以及林業剩余物、廢棄木材、農作物秸稈等農林剩余物為原料加工生產的新材料,如秸稈復合材料、生物質塑料復合材料、軟木及其制品、柳編制品、生物質基膠黏劑等。林業生物質材料標準化工作,在保障產品質量安全、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提質增效、推動國際貿易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1中國林業生物質材料產業發展現狀
1.1農作物秸稈復合材料
我國農作物秸稈復合材料的年產量為30萬m3,居世界第二,現有在運轉的生產線6條,每條生產線年產量大約為5萬m3。除現有生產線外,還有5條在建生產線和10余條計劃待建。在建生產線中,除2條采用國外進口生產線外,其他均采用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秸稈板國產化生產線。通過國家政策引導和企業技術創新,農作物秸稈復合材料產品被消費者接受,市場份額逐步擴大。
1.2生物質塑料復合材料
生物質基塑料復合材料是以木材、竹材、花生殼、稻殼、農作物秸稈等剩余物及廢棄塑料為主要原料,經熔融復合,采用擠出、注塑或模壓等成型工藝而制備,包括木塑復合材料、竹塑復合材料和秸塑復合材料等。
根據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木塑復合材料專業委員會統計,2014年我國生物質塑料復合材料產量達150萬t,為世界第一;現有生產企業約400家。
1.3軟木及其制品
軟木即栓皮櫟樹皮,可生產軟木塞、軟木地板、軟木墻板、軟木紙等多種產品。我國軟木原料主要產自秦巴山地,年產量約為5萬t。目前國內軟木生產企業有100多家,80%以上為小企業。
根據《中國林業發展報告20159的數據,2014年我國軟木及其制品出口數量0.62萬t,出口額為0.2億美元;進口數量0.84萬t,進口額為0.41億美元。
1.4柳編制品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柳編基地,柳編制品產區主要分布在湖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黑龍江等省。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柳編制品出口數量為5萬t,金額達4.5億美元。而僅山東臨沂市的柳編產業,年出口即達到3億美元,產品銷往l10個國家和地區。
1.5生物質基膠黏劑
為減少甲醛危害,保護環境和健康,催生了木材工業用生物質膠黏劑的快速發展。生物質膠黏劑主要有蛋白質基、淀粉基、木質素、單寧基等生物質膠黏劑,其中大豆蛋白基、淀粉基無醛膠黏劑均己實現產業化應用。
2中國林業生物質材料標準化現狀
2.1林業生物質材料標準化機構
全國林業生物質材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4l6)是專門從事林業生物質材料標準化的技術工作組織,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2009年4月正式成立,該標委會秘書處掛靠在中國林科院木材工業研究所。
標委會專業范圍為:負責以林業植物原料為主制造加工的材料,以及以生物質原料經化學、生物加工制成的材料與產品等標準化工作。
2.2林業生物質材料標準體系框架
林業生物質材料標準體系框架(圖1),由基礎與綜合、生物質基膠黏劑及生物質合成高分子材料、生物質塑料復合材料、軟木及其制品、生物質基重組材料、柳編制品、棕草制品及其他制品等7大類構成,包括基礎通用標準、方法標準、產品標準和管理標準。

1)基礎與綜合:主要規范林業生物質材料的原料及其產品的術語、分析方法、檢測方法等標準。
2)生物質基膠黏劑及生物質合成高分子材料:主要規范以林業生物質為原料,生產的可用于木材工業的膠黏劑與生物質高分子材料的標準。
3)生物質塑料復合材料:主要規范以林業生物質為原料與塑料復合而成復合材料的標準。
4)軟木及其制品:主要規范軟木及其相關制品的標準。如軟木磚、軟木紙等。
5)生物質基重組材料:主要規范以灌木、椰棕、農作物秸稈等為原料,進行重組加工而成的材料,以及需要進行表面裝飾材料標準。
6)柳編制品:主要規范柳編制品生產與管理的標準。如柳編制品通用技術要求、杞柳柳條分級要求等。
7)棕、草制品及其他制品:主要規范棕、草等其他制品生產與管理的標準。如噴播用木質纖維、椰殼纖維板等。
截止2016年3月,全國林業生物質材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管理的標準有24項(見表1),均為推薦性標準,其中國家標準5項,林業行業標準19項;基礎和方法標準5項,產品標準19項。

現行標準中,標齡超過5年以上需要修訂的國家標準有4項,林業行業標準有4項。
另有在研標準l7項,其中13項為起草階段,包括國家標準12項,林業行業標準l項;有4項處于報批階段,包括國家標準和林業行業標準各2項。
林業生物質材料的原料成分分析測試與生物質塑料復合材料標準制定工作,明確列入2014年國家標準委發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標準化發展規劃(2013-2015年)》;2014年國家標準委批準了《林業生物質原料分析方法淀粉測定》、《林業生物質原料分析方法灰分的測定》、《林業生物質原料分析方法取樣方法》、《林業生物質原料分析方法樣品處理方法》、《林業生物質原料分析方法總固體含量測定》、《生物質原料分析方法不可溶性糖測定》等“生物質(非能源)綜合利用標準綜合體”的11個標準計劃,標準正在研制中。
2.3現有標準體系的存在問題
1)標準體系待完善。
一是標準的技術內容老化滯后,標齡過長,如LY/T1318.1999《軟木磚》、LY/T1319.1999《軟木磚試驗方法》標齡長達l7年,難以適應產業發展要求,急需整合修訂;二是現行標準的結構不夠合理,涵蓋面不完善;三是標準總量少,基礎和方法標準少,新產品標準制定滯后于產業發展。如生物質塑料復合材料重金屬等有害物質限量,急待出臺新標準。
2)標準管理水平和標準化服務能力待提高。
標委會委員組成結構不盡合理,軟木及其制品等領域專家缺乏;標準制修訂周期較長,沒有標準宣貫和培訓專項資助,致使標準宣貫和培訓工作無法開展;標委會對企業和社會的標準化服務尚未開展。
3)標準化技術人才缺乏。
國內專門從事標準化研究、制定、管理、服務的人才稀少,而且,我國生物質材料企業多為中小企業,亦極少配備專職或兼職人員從事標準化工作,難以滿足標準化工作的新需求。
3林業生物質材料標準化的發展對策及建議
標準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性制度。標準化在保障產品質量安全、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提質增效、推動國際貿易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2015年國務院公布了《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總體目標是:建立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與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協同發展、協調配套的新型標準體系,緊緊圍繞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政府加強標準的實施與監督,著力解決標準體系不完善、管理體制不順暢、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不適應等問題,并提出建立高效權威的標準化統籌協調機制,整合精簡強制性標準,優化完善推薦性標準,培育發展團體標準,放開搞活企業標準,提高標準國際化水平等重大措施。
2015年國務院還發布了《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支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標準化體系,基本形成市場規范有標可循、公共利益有標可保、創新驅動有標引領、轉型升級有標支撐的新局面,在農產品和消費品安全、節能減排、新材料等重點領域制修訂標準9000項,基本滿足經濟建設、社會治理、生態文明、文化發展以及政府管理的需求。
標準化全面深化改革,對林業生物質材料標準化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通過對林業生物質材料標準現狀進行總結,提出如下建議:
3.1繼續完善優化標準體系
標準體系是標準化管理和產業發展規劃的基礎,將根據國際林業生物質材料標準最新動態和國內林業生物質材料產業發展最新現狀,不斷完善、優化林業生物質材料標準體系。
對重要、急需標準,加快制修訂,包括《生物質塑料復合材料重金屬限量》、《生物質塑料復合材料重金屬檢測方法》、《軟木原料含水率測定方法》、《軟木制品術語》、《軟木紙》等;對現行標準標齡超過5年以上的標準進行修訂。
3.2不斷提高標委會管理水平
圍繞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建設和標準制修訂全過程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規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運行,提高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管理和服務能力;進一步完善和理順標委會內部管理流程,加快標準制定速度,將標準制定周期縮短至24個月以內;對生物質塑性材料和軟木等系列標準,加強宣貫和培訓,擴大標準實施效果。
3.3加強標準化人才隊伍建設
通過多途徑、多方式,建立專業、穩定的林業生物質材料標準化研究和管理人才隊伍,全面提高林業生物質材料標準化研究和管理人員素質及業務水平,保障林業生物質材料標準化工作的健康發展。
例如,在標準立項會議前后組織標委會委員和項目申請人開展標準化基礎知識、標準編寫規范培訓,定期舉辦林業生物質材料領域技術標準研討等。
3.4提升標委會標準化服務能力
標委會應積極推進和幫助企業進行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并為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制定,提供有效的咨詢和服務。
應建立完善的標準化服務體系,拓展標準研發服務。如提供標準技術內容和編制方法咨詢,為企業制定標準提供國內外相關標準分析研究等專業化服務,提高其標準的質量和水平;為企業實施標準提供定制化技術解決方案等,指導企業正確、有效執行標準;協助企業建立標準化組織架構和制度體系、制定標準化發展策略、建設企業標準體系、培養標準化人才,更好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