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坤,孫迎舒
(山東科技大學,山東青島266590)
摘要:能源消耗每時每刻發生在我們生活中,我國是世界能源消耗第三大國,隨著生產力的迅速發展,能源消耗量也在不斷增加,其中,石油、煤炭的消耗占據極大比例,但隨著近年來全球氣候逐漸變暖,石油資源的日益枯竭,新型能源的開發顯得極為迫切,本文則主要以生物質能源為例,通過目前發展現狀、已有技術的分析,來進行新能源技術的未來展望。
1新能源技術的發展現狀
能源在我們生活中一直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優質能源的出現和先進能源的使用,自古以來,我國能源消耗主要以石油、煤炭等一次能源為主,但從1950年后,隨著石油危機的爆發,人們開始意識到能源危機的問題,石油和煤炭,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當開采量達到一定限度時,就會失去價值,使社會陷入能源危機。同時,近年來全球氣候問題日益嚴重,二氧化碳排放量過大所導致的溫室效應開始引起人們的重視,因此綜合兩點,國家大力發展清潔、無污染、可再生的能源技術,將其作為能源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此來解決傳統能源消耗所存在的問題。
人們常說“21世紀是生物技術的世紀,是信息技術的世紀,是海洋的世紀”目前我國新型能源技術主要體現在核聚變技術、生物質能技術、海洋能源的開發、太陽能源的開發、未來月球能源的開發等,以一種更為先進、無污染的方式來進行能源利用。
2生物質能源技術
生物質能主要是指太陽能以化學能的形式,被綠色植物的葉綠素通過光合作用吸收進體內,進行儲存,它可以通過技術被轉化成固、液、氣燃料,屬于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秸稈、甘蔗、城市垃圾、林業廢棄物和其他廢氣物料等。生物質能源技術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碳能源枯竭的問題,同時其排放無污染的優點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全球氣候變暖的現象。由于生物質能源主要是農作物等物料的利用,因此對于我國農村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1998年農村生活用能總量3.65億噸標煤,其中秸稈和薪柴為2.07億噸標煤,占56.7%。由此更可以看出生物質能技術的發展對于這些地區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是農村貧困地區大力發展經濟,走向小康社會的推動力。
生物質能具有可再生性、清潔低碳性、替代優勢、原料豐富等優點,是繼煤炭、石油、天然氣后第四大利用能源,是最為廣泛的可再生資源,每年我國產生的廢棄農作物總量豐富,若不對其進行合理化利用,容易產生資源浪費、利用率低的現象,因此發展生物質技術就顯得尤為重要,各國在生物質技術方面都在不斷發展,美國通過制定一系列政策來進行生物質技術利用進程,以此提供支持和保障,對于現今備受關注的傳統石化燃料代替物燃料乙醇,美國的生產量穩居世界第一的位置;歐盟則主要通過生物質技術來生產生物柴油,以此來代替傳統柴油,以一種更為綠色的方式進行能源利用;目前我國正在發展的生物能利用技術主要有熱化學轉化技術、生物化學轉化技術、生物質壓塊細密成型技術等,主要產生可燃氣體、焦油、木炭、沼氣、酒精、高密度固體燃料等,并且通過制定相關政策來進一步支持發展生物質技術,以此來拓寬領域,大力發展新能源技術。
3新能源技術未來展望
新能源技術作為一種全新的能源利用方式,要想徹底取代傳統的能源利用是不現實的,首先體現在人們對于此能源的重視度不夠,認識不足,以生物質能源為例,作為傳統的農業大鎮,山東省青州市譚坊鎮現有耕地面積15萬畝,僅農業生產,每年都會產生約60萬噸植物秸稈,經調查,50%的農民為圖省事,會選擇直接將秸稈燃燒,對于“變廢為寶”的慨念相對陌生,根本沒有意識到秸稈的能源高效利用效率,因此這是目前首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其次則體現在人才流失與技術限制方面。我國大部分的新能源產品生產廠家過于分散,不集中,同時技術設備在先進性方面受到局限,因此使得生物質技術的開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同時在技術教育方面也有欠缺,缺乏相關領域的先進教育,或者相關人員選擇進入國外企業工作,造成人才流失現象。
針對以上出現的問題,可以從以下方面來進行改進解決:加大政策力度。大力宣傳新能源技術發展的優越性,提供政策支持,使人們對于新型能源利用趨勢得以了解,為能源新型利用提供政策保障。
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當前我國在發展新能源技術問題上,關鍵和核心技術對外依賴程度高,自主創新力不足。我國新型能源利用的問題局限最根本的還是體現在這一點上,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是目前存在的一個現象,由于本身創新力不夠所導致的這種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現象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我國新能源技術利用的發展,因此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新型能源技術以一種更為先進無污染的方式進行資源利用,無疑對未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將產生巨大的推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