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云南省某建制鎮生活垃圾填埋場中滲濾液處理工程所采用的兩級DTRO工藝從工藝流程設計、處理效果、運行成本等方面進行介紹,該工程處理規模為15m3/d,運行結果表明,出水CODcr質量濃度不超過34mg/L,BOD5質量濃度不超過17mg/L,NH3-N質量濃度不超過8mg/L,TN質量濃度不超過10mg/L,SS質量濃度降至0mg/L,出水水質穩定且滿足《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對滲濾液排放標準的要求。
為推進云南省開展城鄉人居環境提升行動,省政府積極組織開展了全省建制鎮供水、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項目建設工作,以全省570個建制鎮為重點,以點帶面,示范引領,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
云南省地形多變,在三類基礎設施中,生活垃圾治理是最大難題,目前建成項目多為小規模垃圾填埋場,設施建設本著“共建共享”原則,以建制鎮為中心,覆蓋周邊服務范圍內的生活垃圾。
垃圾填埋產生的滲濾液是一種污染物組份極為復雜的污水,具有BOD5、COD、重金屬及氨氮含量較高,微生物營養元素比例失調,水質水量波動大易受影響等特點[1]。
因此,處理滲濾液最直接、最高效的方式是在填埋場區設置污水處理廠,就地排放、就地處理。在小規模的垃圾滲濾液處理工程中兩級DTRO一體化設備工藝可發揮巨大優勢。通過工程實例分析,對今后云南省建制鎮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工程提供參考和借鑒意義。




2.1水量平衡計算
15m3/d兩級DTRO系統水量平衡計算見圖2。




一級反滲透處理的濃縮液進入到濃縮液池,濃縮液的產量為3.75t/d,濃縮液將暫時存放在濃縮液儲存池內,達到一定量后啟動螺桿泵(此處配置兩臺螺桿泵,一用一備),將濃縮液回灌至填埋庫區內的濃縮液回灌塘內;同時,當兩級DTRO系統檢修停機不能正常工作或者旱季時,滲濾液可以通過濃縮液回灌系統回灌至填埋庫區,達到減量或者應急處理要求。
3處理效果
本項目兩級DTRO系統通過采用高截留率反滲透膜提高對小分子有機物的截留率,在滲濾液進入系統前將pH值調至6.1~6.5,一方面防止無機鹽的結垢,另一方面使得滲濾液中游離態的氨與加入的硫酸形成二價氨鹽,提高對氨氮的去除率。
同時,注意控制進水溫度對膜截留率的影響,溫度每升高10℃,去除率只會下降0.5%~1.0%,反之會提高0.5%~1.0%。系統建成經調試運行后,對工程出水水質進行監測,得到各工藝段污染物去除效果見表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