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先的飛機租賃服務提供商Avia Solutions集團宣布,計劃在北歐開發最大、最先進的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生產設施。
該工廠將通過新成立的合資企業NorSAF與當地合作伙伴合作,位于拉脫維亞Liepāja經濟特區(LSEZ)。
NorSAF設施預計將于2030年開始運營,每年可交付高達10萬噸的SAF。
該項目預計投資在5億至6億歐元之間,并尋求歐盟基金、機構投資者和公共部門利益相關者的資金支持。
該工廠將為地區航空公司和全球市場提供服務,以滿足對低排放航空解決方案日益增長的需求。
歐盟規定,到2025年,SAF必須至少占機場航空燃料使用量的2%,到2030年增加到6%,到2035年增加到20%,到2050年達到70%。這一規定反映了航空業迫切需要更清潔的燃料來源,航空業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需要達到嚴格的排放目標。

Avia Solutions集團董事長Gediminas Ziemelis強調了該項目的戰略重要性:“目前全球可持續航空燃料的供應遠遠不足以滿足未來幾年預計的監管和商業需求。我們在Liepāja的新工廠對于確保未來綠色航空的供應鏈至關重要。”
該工廠將利用瑞典生物燃料公司開發的PureSAF技術,并將其獨家授權給美國工程公司KBR。
與基于化石燃料的航空燃料相比,這項技術已經證明可以減少高達93%的溫室氣體排放。重要的是,它還允許生產eSAF,這是一種使用可再生電力、綠色氫和捕獲的二氧化碳制成的SAF合成版本。
到2030年,歐盟法規將要求所有SAF供應的1.2%是合成的,到2050年這一比例將增加到50%。NorSAF工廠的綜合生產模式將通過結合生物乙醇、通過電解產生的綠色氫和捕獲的二氧化碳來滿足生物基和合成SAF的目標。
Baltic Ground Services公司首席執行官兼NorSAF董事會成員Vytautas Cekanavi?ius指出:“我們正在開發一個完整的綠色能源循環——用可再生電力為電解提供動力,產生氫氣,然后將其與生物乙醇和回收的二氧化碳結合,生產SAF和eSAF。這使得我們的方法具有可持續性和可擴展性。”
選擇該地點是因為其戰略優勢,包括現有的基礎設施,如天然氣管道、鐵路通道、乙醇處理設施和附近綠色氫廠的計劃。目前正在與潛在的二氧化碳供應商進行討論,以支持合成燃料的生產過程。
KBR進行的可行性研究將于2025年底完成,預計將于2027年開始建設。NorSAF董事會成員Jānis Kisiels表示,項目時間表正在按計劃進行:
“我們正與投資者、供應商和歐盟機構密切合作,在兩年內開始建設。該設施將拉脫維亞置于SAF行業的前沿,同時為能源獨立和綠色增長做出貢獻。”
目前,波羅的海國家每年消耗大約40萬噸航空燃料。在歐盟目前2%的SAF規定下,該地區的需求僅為8000噸。憑借其計劃的產能,Liepāja工廠不僅可以滿足當地需求,還可以為出口提供多余的SAF,使其成為歐洲綠色航空網絡的關鍵樞紐。
(素材來自:Avia Solutions Group 全球綠色燃料網、全球生物質能源網、新能源網綜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