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農忙季節,高陵鎮的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黃豆、芝麻等農作物正在收割中。以往讓農戶發愁的秸稈,如今卻成為增加收入、保護環境的綠色財富。近年來,高陵鎮積極與轄區的生物質能源企業進行合作,推動秸稈資源化利用,走出了一條“疏堵結合、以用促禁”的可持續發展新路徑。

在高陵鎮黃陵公村,記者看到村里的秸稈回收隊正在將農戶的黃豆、芝麻秸稈進行裝車。車下的村民用鐵叉將秸稈成捆挑起至車上,站在車上的村民負責接應和整理,將拋上車的秸稈均勻鋪平、壓實。大家分工明確,配合嫻熟,轉運車很快裝滿秸稈,隨即運往鎮上的生物質能源公司。
村民 張光兵:“以前我們收割的秸稈沒有很好的處理辦法,現在村委會幫我們運輸到企業進行回收利用,不僅解決了我們的煩惱,還增加了我們的收入。”

在燚森生物質能源公司的收儲場,各村運送秸稈的車輛絡繹不絕,經過地磅稱重后,秸稈被依次卸下至堆放點,再由鏟車整理歸堆。企業通過將木材與秸稈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混合粉碎,再經物理擠壓工藝,制成清潔高效的生物質顆粒燃料,產品銷往各類企業。
湖北燚森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 萬齊文:“我們按400元一噸的價格向農戶進行回收,截至目前,已回收各類秸稈共計655噸,已生產生物質燃料340噸。”

高陵鎮黨委副書記 姚應哲:“我們每天將路邊、溝邊、堤邊的黃豆、芝麻秸稈集中轉運至生物質能源公司回收利用。下一步,我們將做好水稻秸稈的離田清運工作,從源頭消除焚燒隱患。”
高陵鎮創新推行“企業+村(社區)+農戶 ”的協同模式,有效調動村民參與秸稈回收的積極性,在鎮區范圍內構建起“回收—加工—利用”的閉環產業鏈。該模式不僅實現了企業增效、農民增收、環境增綠的共贏局面,更為我市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