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天津市瑞恒茂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下稱 “瑞恒茂集團”)在上海舉行的國際風光儲氫氨醇醚投融資高峰論壇會上正式發布《蘆竹綠色零碳循環經濟產業支撐竹醇一體化項目建設方案》,該方案以能源植物——多倍體蘆竹為核心突破口,破解行業ISCC原料供應和認證痛點,使綠色甲醇項目具有可持續盈利模式,成為當前綠色燃料賽道極具投資價值項目,引發行業廣泛關注。

綠色甲醇需求井噴,原料痛點成產業“攔路虎”
伴隨全球“雙碳” 戰略向縱深推進,綠色甲醇因能有效解決航運、陸運等領域的深度脫碳難題,市場需求呈現指數級增長態勢。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預測,到 2050 年全球綠色甲醇存量替代市場規模將突破 2.5 億噸,且這一增長還將受益于各國政策對綠色能源的傾斜,行業已形成 “政策賦能 + 需求激增” 的雙重驅動黃金格局。
截至2025 年 8 月,我國綠色甲醇在建項目約173個,總規劃產能達5346 萬噸/年。“當前綠色甲醇產能僅能滿足市場需求的10%,隨著在建項目井噴式投產,原料供應穩定與否、成本高低,直接決定綠色甲醇能否搶占市場先機。” 瑞恒茂集團董事長林洪新指出,可預見的秸稈原料“收儲難、供給低、轉化弱” 等痛點,將難以支撐未來綠色甲醇大規模發展,“瑞恒茂竹醇一體化項目建設,恰好解決了這一痛點,為綠色甲醇產業規模化發展提供解決方案”。
蘆竹成“破局關鍵”,多維度核心競爭力構筑技術壁壘

面對我國生物質原料分布不均,供給不平衡的原料困境,瑞恒茂集團培育的多倍體蘆竹“綠州一號” 展現出不可替代的優勢。作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草種目錄》的推廣草種,蘆竹在通過基因改良后,實現了生態價值與經濟價值的雙重效益。
從改良特性看,多倍體蘆竹“易種易活、高產固碳”:一次種植可連續收割 20 年,畝產干物質 4 噸及以上,固碳量達7-10 噸/ 畝,是熱帶森林的 5 倍、水稻秸稈的 15 倍,在 - 20℃以上、含鹽量5‰以下的灘涂地、沙荒地、廢礦區均可豐產種植,同時能降解土壤中的重金屬,降低含鹽量,提高有機質,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
從原料轉化看,多倍體蘆竹遠超傳統秸稈。數據顯示,蘆竹含碳量45.61%,比玉米、水稻等秸稈高出 3-5%,灰分僅為 4.22%,熱值達到4000kcal/kg以上,在制備綠色甲醇時用量更少、氣化轉化高,有望降低成本達20%。
瑞恒茂打造的綠色零碳循環經濟產業閉環,通過水資源循環利用,有機固廢生產肥料與土壤改良劑,支撐蘆竹種植水肥一體化工程,為蘆竹生物質豐產奠定基礎,成為原料低成本供應的保障體系。

竹醇一體化項目:技術、資源、效益三重保障
瑞恒茂集團10 萬噸 / 年竹醇一體化項目,一方面通過布局 6 萬畝多倍體蘆竹種植 + ISCC 認證,構建穩定、合規的綠色原料供應體系;另一方面以生物質氣化合成技術為核心,實現有效氣含量超 80%、熱煤氣效率超 95% 的高效轉化,且裝置投資成本較行業水平下降 30%、運行成本降低 20%,兼顧技術先進性與經濟性。此外,項目已申請 “副產物全利用” 模式深化循環經濟:飛灰回收復配有機肥、廢水循環使用、CO?加工為干冰,從生產到資源復用全流程踐行 “零碳” 理念,按照歐盟標準,力爭產出達到國際認可的“負碳甲醇”,強化項目在綠色能源賽道的競爭力。
從資源適配性看,項目“落地即開工” 條件已全面落地:政策層面,未來將成功納入天津市重大項目庫及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為項目推進提供政策背書與支持;環保設施方面,依托就近的現有成熟環保資源,無需額外投入建設,即可滿足生產需求;原料土地儲備扎實,6 萬畝蘆竹種植所需土地已勘察完畢;同時,項目緊鄰天津港、黃驊港、曹妃甸港,能直接享受三港針對綠色甲醇這類新能源項目的專項稅務優惠,為項目盈利再添保障。
該項目規劃投資11 億元,年銷售額 6 億元,投資收益率(ROI)可達30%,“項目不僅有綠色甲醇收益,還包括綠色干冰、綠色蒸汽等附加收益,盈利結構更穩健。” 林洪新在會議期間強調,相較同等規模非竹醇一體化甲醇項目,不僅能大幅度提升收益,縮短回收周期,更能保障可持續性獲利。
蘆竹零碳產業園 打造可持續投資生態

為提升綠色甲醇項目長期競爭力,瑞恒茂集團與項目落地園區達成共識,致力于以綠色甲醇產業為延伸,打造生物質零碳產業園,將規劃建設10 萬噸 / 年食用蛋白, 5 萬噸 / 年牛磺酸, 10 萬噸 / 年綠色航煤 SAF 等項目,配套種植50 萬畝蘆竹作為原料。屆時,通過蘆竹固碳,可抵減園區總碳排放,實現“動態零排”。“投資方不僅可參與單個甲醇項目,還能優先布局后續高附加值產業,共享零碳生態的長期紅利。” 林洪新表示。
引領綠色經濟轉型,助力雙碳目標落地
從攻克傳統生物質原料“收儲難、轉化弱” 的行業痛點,到打造蘆竹為核心的零碳循環經濟全產業鏈,再到竹醇一體化項目具備 “落地即開工” 的成熟條件,瑞恒茂集團始終以產業創新為抓手,引領綠色經濟轉型方向,為我國雙碳目標落地提供可復制的實踐路徑。基于此,集團面向能源投資機構、綠色產業基金、化工企業及地方合作方發出合作邀約,以靈活多元的合作模式(股權合作、供應鏈協同、區域基地共建等)適配不同需求,誠邀各方攜手深耕綠色甲醇賽道,共享產業發展紅利,共筑零碳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