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雙峰縣以提高秸稈綜合利用能力為目標,將秸稈飼料化利用作為重點方向,持續推進秸稈從“生態包袱”變為“綠色財富”,從田間廢棄物變為產業“新資源”。我縣秸稈正經歷著一場華麗蛻變,書寫出農業綠色發展的生動實踐。
9月9日,走進雙峰縣國福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秸稈處理車間,大型裹包機正高效運轉。經過發酵、粉碎、壓實等多道工序,1000多噸秸稈黃貯被迅速包裹成一個個圓柱形的“營養罐頭”。

雙峰縣國福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胡清華說:“用打包機收割秸稈,一天可以收三四十畝,去年合作社收了5000噸左右,今年預計可以收上萬噸。回收的秸稈主要用來作為畜牧飼料,讓秸稈既有了生態效益,又有了經濟效益。”
在離國福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不到一公里的雙峰縣緣禾畜牧有限公司,牛棚里“哞哞”聲不斷,工人們忙碌地將秸稈從運輸車上卸下、搬運、打捆。公司負責人介紹,每年生產的秸稈飼料,一半供自己的牛吃,其余則通過電商平臺外銷。
據了解,2024年,雙峰縣主要農作物秸稈資源總量為58.73萬噸,可收集量達43.25萬噸,實際利用39.13萬噸,綜合利用率達90.41%,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今年以來,我縣將秸稈綜合利用作為重點攻堅任務,強化組織領導與資金保障,出臺專項方案,明確綜合利用率95%以上目標,安排資金655萬元,推廣“一鄉一策”掛點指導及低茬收割、“五化”利用等技術,推動秸稈精細化管理與高效利用。下一步,我縣將緊盯關鍵農時,壓實主體責任,按作物分類推進多元利用,完善收儲運體系,加快鄉鎮收儲網點建設,示范推廣“五化”利用項目,并組織專班下沉督導宣傳,全面提升秸稈綜合利用質效。 |